当前位置:首页 > 其他 >[三国]兴汉 > [三国]兴汉
错误举报

——(83)

    无论秦朝覆灭还是扬州此刻的繁荣,当然不仅仅这么简单。
    但凌寒会着重强调这一点,以突出善待百姓的重要性。
    而其结论便是:真正想要维护一个王朝的统治,那么这个王朝上至君王,下至大小官员,都要尽力尽力维护百姓的权益。肆意欺压百姓的行为,便等同于是在背叛朝廷,想要覆灭朝廷。这便是犯下了类同谋逆的大罪!
    当然,如果真的有哪个世家大族子弟犯下这种罪行,凌寒也不可能真的将其直接处死,更不可能株连。
    比如陆氏,陆氏一族当前手握话语权的乃是庐江郡守陆康,他不但在扬州极有名望,此前还曾主动向凌寒献出庐江郡,功劳巨大,陆氏子弟陆逊将来也必定会成为朝廷栋梁。
    在封建时代,凌寒没办法因为一名百姓的生死,就与这样的世家交恶。
    但是,陆氏一族如果想要保下那个犯了罪行的人,就必须为此付出巨额的银钱。
    如此一来,他们不至于因此怀恨,其他世家也会心有余悸,轻易不敢作孽。
    当一切细节确定好之后,凌寒正式对外放出消息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他传令各郡郡守,命他们接到信件之后,立即开始按照要求修建书院。
    吴郡。
    郡守盛宪对着手头上的几份竹简,有些发懵。
    一份来自长沙王殿下,是命令;一份来自手下,是消息;一份来自郑玄,是书信。
    长沙王殿下命令自己在吴郡的各县建立书院,还必须要成立一个精英班。
    手下传来的消息是,殿下已任命大儒郑玄为书院祭酒,统管扬州所有的书院,避世多年的郑玄欣然领受了这一任命。
    至于郑玄,是师徒间的密信。
    鲜有人知,吴郡郡守盛宪曾经就读于大儒郑玄的门下。
    在信中,老师希望他能够支持长沙王。
    不仅仅是遵从殿下的命令,而是真正将书院一事放到心上。
    盛宪默默道:殿下如此要求,老师如此请求,我除了全力地去做好它,还能有什么选择呢?
    相似的场景,在扬州多地上演。
    庐江,陆氏府邸。
    陆康拿着两封竹简,将自己的两个孙子,陆尚与陆逊叫到跟前。
    长孙陆尚早已过了加冠之龄,平日跟随陆康做事;从孙陆逊尚且年少,堪堪十五岁,却十分聪颖。
    陆康吩咐道:你们二人,仔细瞧瞧这两份竹简。
    二人接过竹简,分别查看。
    惊讶过后,他们很快明白了祖父的意思,祖父这是在考校他们。
    一盏茶的功夫过后。
    陆康问道:这书院一事,日后会如何发展。你们各自给出结果,说明理由。
    他看向陆尚道:你先来。
    陆尚恭敬道:孙儿以为,殿下初心虽好,此事却不可成。
    陆康看着他,等待下文。
    陆尚于是继续道:祖父对大汉的忠心,天地可鉴,自不会反对殿下。可扬州众多世家,必定有许多人不愿看着殿下如此作为。先前因土地一事,已致使某些世家不满,此举更甚一步。书院若开,只怕会令他们顾虑不已,以至心生叛意。
    扬州一片反对之声,殿下自会收回成命。
    陆康微微颔首,并没有做出评论。
    他看向另一位孙子:你呢?你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?
    陆逊道:祖父,孙儿以为,书院一事,殿下极有可能获得成功。
    哦?陆康问道:这是为何?
    长沙王殿下身份尊贵,无论在军中、士人、民间,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威信。堂兄说得不错,的确有世家因土地一事对殿下有所不满,然而,却并未有人因此生出事端,他们甚至连表面上的一丝一毫的反对都不敢显露。
    这是因为,即使是心中不满的世家,他们也同样深信一点:以殿下的英明神武,日后必将恢复汉室。世家若是联合起来,或许能逼迫殿下让步,但忠心如祖父的士人并不在少数。此种情形之下,反抗无异于自寻死路。
    殿下唯一能令世家挑剔之处,在于有违礼制。若有人想阻止殿下开设书院,也唯有使用此种名头。然而,本应最遵循传统与礼制的郑玄,却决定出任书院祭酒一职。显然在这件事上,郑老先生表达了对殿下的全力支持。
    殿下依照圣人的言论,修建读书之场所,并得到大儒的鼎立相助。既然如此,世家又还能拿出什么名头来反对此事呢?
    陆康听了忍不住地点头。
    陆逊虽然聪慧,可今日这番分析,着实让人感到非同寻常。
    便是自己,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这些。
    他不由夸赞道:甚好。如此短的时间内,你便能想到这些,实是不简单哪!
    陆逊却是不好意思地笑笑。
    数日前,孙儿曾以有教无类问询老师。老师的解释,孙儿无法认同,故这些日子以来时常思索。
    孙儿左思右想,单以扬州此刻的光景,若欲达成孔圣人所言,需殿下与老师合力方有可能做到。未料到,殿下当真这样做了,还说服了老师。
    陆康闻言问道:有教无类?郑老先生当日是如何说的?
    陆逊于是将那日情景完整地叙说了一遍。
    陆康了然地点点头。
    陆逊聪慧,却到底年少,并未沾染太多利益之争。
    陆康作为陆氏族长,自是瞬间明白了郑玄当日为何会对孙儿那般解释。
    他又望了望手头上那封郑玄发来的书信。
    想来,除了各郡郡守以外,扬州还会有不少士人都收到了郑玄的书信。
    陆康不由感慨道:便连郑玄这等早已避世之人,也深深折服于殿下,不惜做到如此地步。
    殿下中兴大汉,甚至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汉。这件事还会有什么疑问吗?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感谢在2021061223:50:31~2021061323:33: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    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凌冬已至1个;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啊~~、流芳5瓶;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    第110章
    就在凌寒轰轰烈烈修建书院的这段时间里。
    北方战事不断,局势已然大变。
    袁绍听信谗言,突袭曹操反遭埋伏,两万精锐死伤殆尽。
    曹操孤注一掷,星夜趁胜追击,最终将袁绍的大军打得大败。
    袁绍在逃亡的路上气绝身亡。临终之前,将小儿子袁尚立为自己的继承人袁尚容颜俊美,自小便受到袁绍的偏爱。
    在嫡长子继承制盛行的封建社会,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任性的,极易造成政治上的混乱。
    其结果是,袁绍的长子袁谭,为此心生怨恨,于是自号车骑将军,率领自己的势力离去,进驻冀州魏郡的黎阳。
    袁尚则率领剩下的兵马,退回首府邺城。
    袁氏集团彻底一分为二。
    曹营。
    曹操听闻袁谭率兵离去的消息,仰天大笑道:袁绍经此大败,竟然气绝身亡,真是天助我也!他的三个儿子,比起袁绍还要昏庸无能。冀州可定也!
    程昱建议道:以臣之见,此刻袁谭必定因为不能继位而十分憎恨袁尚,甚至有可能憎恨他的父亲。主公可派信使前往黎阳,与袁谭说和,而用全部兵力去攻打邺城的袁尚。
    若是相反,袁尚却极有可能支援袁谭。
    曹操听了觉得有理,只要消灭了邺城的袁尚,袁绍的三州之地便算得上囊中之物了。
    他看向帐内的谋士:诸位可有异议?
    帐内无人反对。
    司马懿道:主公还须提防南面的长沙王。
    曹操沉吟道:南方传来的消息,长沙王早已经离开兖州,回到了扬州。他临走前所任命的兖州刺史,名为诸葛亮,是个十七岁的年轻人。
    此人虽然此前没有任何声名,但是能被长沙王委以重任,不可小觑。
    司马懿建议道:主公可令高顺将军领一万兵马留守此地,以防兖州来袭。
    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。
    冀州邺城。
    大敌当前,父亲身亡、兄长出走,弱冠之龄便掌控了十万大军的袁尚自是忐忑不已。
    父亲戎马一生所攒下的家当,几乎全在他手上,袁谭那里还不足两万人。
    面对麾下良将如云、兵力十数万的曹操,纵然邺城墙坚粮多,袁尚也没有一丝信心。
    尤其这几日,曹操动作频频。
    对方所谋求的是邺城,这一点,再清晰不过了。
    当最新的探子表明,曹操的信使多次出入黎阳城后,袁尚实在坐不住了。
    他召集帐下谋士,询问对策:诸位先生,眼下我该如何是好?
    田丰起身谏言道:依丰之见,少主公可向长沙王求助。
    其余人闻言俱是心惊。
    要知道,当初围杀长沙王一事,冀州可是也参与其中的。
    逢纪与田丰多有矛盾。
    即使是有理之言,逢纪也不会赞同田丰,更何况田丰方才的言论,本身就难以苟同。
    他出言反对道:少主公不可!若曹孟德是头恶狼,那长沙王便是猛虎。
    这世上哪有驱恶狼而引猛虎的道理呢?一旦这么做了,日后必定会有葬身虎腹之险啊!
    审配素来与逢纪交好,也立刻附言道:少主公,田丰此言断不可行!
    田丰闻言十分生气。
    他本就是刚直的性子,见状道:审配!当初我劝主公不必趁夜偷袭,只需与曹操对垒,曹操必定难以久持。如今来看,主公若是采纳我的谏言,待长沙王攻破东郡,曹操便是两面受敌,无路可退,必死无疑。
    是你一再怂恿主公夜袭曹营,才会有阳平之败。若非如此,主公又怎会身中流矢?
    审配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,他忙争辩道:分明是许攸那贼子勾结曹操,出卖主公!否则即使没有长沙王,曹操也一样在劫难逃!
    片刻之后,审配又冷哼一声,质问道:说起来,你为何敢断言曹操无法久持?莫不是早就知道长沙王没死,还将偷袭东郡?
    如今又力劝少主公向长沙王求助。田丰,你不会早就心属长沙王吧!
    田丰正要反驳。
    袁尚怒喝一声:够了!
    父亲在世时,他们便时常争论不休。
    袁尚忍不住心想:你们此刻的争执,究竟是为我,还是为你们自己呢?
    只可惜,自己非但不能处罚这几位谋士,日后还得仰仗他们。
    袁尚思忖道:田丰先前的两次谏言,的确是正确的。父亲若是按照他的话行事,必不会落得如此地步。
    可审配的话似乎也不能全然忽略。
    更为要命的是,父亲也参与了围杀长沙王一事。
    虽说当初自己曾经劝阻过父亲,可长沙王又怎么会相信呢?
    他难道不会因此迁怒于自己吗?
    袁尚实在拿不定主意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有士兵从外面进入营帐。
    少主公,沮授先生求见。
    袁尚疑惑道:他不是病了吗?
    让他进来吧。
    沮授快步走入。
    他的脸上看不出半分病态,身后还跟着一个袁尚没见过的人。
    少主公。
    沮授简单地行了一个礼,随后引荐道:此人名为舒邵,曾是袁术的阜陵长。
    袁尚不解地望着他。
    袁术的旧将怎么会来到邺城?阜陵长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,沮授带他过来做什么?
    沮授看了舒邵一眼。
    舒邵上前一步道:当初,末将奉袁术之命,往来于扬州与豫州之间。扬州丹阳郡有一都尉全柔,他因自己的弟弟获罪问斩一事,对长沙王怀恨在心,背地里投靠了袁术。
    袁尚点点头,难怪袁术当初会对扬州的情况了如指掌。
    不过袁尚仍然一头雾水,眼下大敌当前,沮授把这个人叫到自己跟前做什么?
    他对父亲与其他诸侯当初是怎样设计长沙王的,一点兴趣也没有。
    沮授看出了袁尚的不耐烦,道:少主公,在下半个时辰前之所以托病,正是为了从舒邵的口中询问消息。
    舒邵,不必多言,直接说说全柔的结果吧。
    是!舒邵得了命令,抱拳对袁尚道:少主公,长沙王回到扬州以后,很快就查出了全柔出卖扬州一事。
    这等大罪,本应株连九族,可长沙王却仅仅处死了全柔一人。长沙王担心他年幼的儿子无法生活,甚至还专门派了人去照顾,并给他读书的机会。
    袁尚一下子站起身来:什么!?
    他倒还没往自己身上联想,而是纯粹觉得这件事不可思议。
    别说袁尚,便是在场的几位谋士也同样感到了震惊。
    逢纪直接道:沮授,你不会是随便找了个什么人来冒充袁术的旧将吧!此等暗中投敌的大罪,甚至险些使得长沙王殒命。长沙王怎么可能会赦免全柔的儿子?更不要说允许他读书了!
    沮授早就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相信。
    既然敢带舒邵过来,自然是有凭证的。沮授看向舒邵道:把东西呈给少主公看看!
    舒邵于是从袖中掏了一样信物给近侍,再由近侍递给袁尚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沮授解释道:舒邵曾经受恩于袁太傅,故袁术亡于孙策之手后,他便前来投效少主公。
    孙策与周瑜兵分两路,攻破豫州首府,这件事袁尚自然有所耳闻。
    他很快确认:这信物的确是属于袁氏的。
    于是心中信了七八分。
    沮授道:世人皆知长沙王的仁义。无论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,全柔一事足以看出,他是铁了心要将仁义之名维持到底。
    当初五方诸侯劫杀长沙王,主公的确参与其中。然而,我们的兵力却是布置在兖州的西方边境,与长沙王并没有直接的交锋。长沙王若真要报复,也当去寻曹操与刘表,不会寻到少主公的头上。
    恋耽美